中国政府网|湖北政府网|繁体|智能问答无障碍阅读

【襄阳】用自然灾害普查大数据“跑赢”灾前预防

发布时间:2023-04-27 09:10 来源:湖北日报

通过气象预警与隐患点监测预警结合,襄阳成功预警谷城县邓家坡茶厂滑坡及浑水堰不稳定斜坡,减少人员伤亡43人,避免经济损失171.9万元。这是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工作全面铺开以来,襄阳完成了数据清查、调查、质检、汇交等重点工作,形成了一套权威的自然灾害专题数据集,提炼了一批极具参考价值的成果运用案例,为有效开展自然灾害防治工作提供了科学决策依据。

精细预警 

强降水预警提前半小时

气象部门根据襄阳市暴雨气象灾害风险普查数据、分析结果和风险分区等成果,重新修订了暴雨公式,完善了暴雨气象灾害预警启动指标及叫应标准,强化了重点时段内易受灾区域盯防机制,结合实况与雷达监测将短时强降水预警预报提前至半小时以上。同时,根据暴雨气象灾害防范应对需要,组织对市、县两级预报员进行了专题培训,强化了与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城市内涝排水指挥中心等部门的信息共享,服务于地质灾害与城市内涝风险预警工作。

2022年,市气象部门累计发布暴雨预警信号65期,多次为市委、市政府、市应急管理局、市农业农村局等部门提供降水趋势服务材料,为全市防汛、水库蓄水抗旱、农业灾害防御、汉江流域秋汛防控等提供了及时可靠的依据。

点面双控   

提升地质灾害防治能力

在隐患点防控工作上,襄阳根据风险普查排查出的2043处地质灾害点及其防治措施建议,2022年实施完成地质灾害群专结合专业监测点245处,2023年批复专业监测点63处;2022年申报并下达中央及省级财政补助资金工程治理项目10处,2023年批复工程治理项目7处。建立了“人防+技防”并重的地质灾害群专结合工作机制,目前全市2043处地质灾害隐患点已有636处安装专业监测设备进行实时监控,并网预警预报,构建襄阳市地质灾害应急指挥平台,对接襄阳市应急指挥中心,共享地质灾害普查成果数据、专业监测数据,在重点地质灾害隐患实时动态监测、预警发布、辅助决策、指挥抢险等方面发挥作用。

在风险区防控工作上,一方面,襄阳加强了地质灾害高风险区的土地开发利用管理,结合襄阳市地质灾害风险区划图,针对灾害极高、高风险区,在加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和综合治理的基础上,严格控制建设用地规模,疏散或搬迁密集居民区,农业用地应重点发展林地、草地,严格限制大规模山体开挖工作,尽量避免对自然斜坡造成扰动;另一方面,襄阳逐步完善了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试运行工作,在风险普查成果基础上,将区域气象预警与隐患点监测设备预警有机结合,建立了风险双控预警模式。通过联合预警,截至目前, 襄阳共发布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黄色预警3次,提醒76次,缩小了预警范围,提高了预警精准率。

通过“隐患点+风险区”点面双控的防治体系建设,进一步提升了该市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能力,健全了地质灾害综合防治体系,强化了各级政府防治地质灾害的主体责任,确保了广大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多措并举   

建立森林防灭火长效机制

自然资源(林业)部门根据襄阳森林火灾风险普查中的危险性评估,综合各县(市、区)危险性等级分布、森林可燃物调查、风险区划、防治区划、风险评估和减灾能力评估等相关成果,以及森林火灾风险普查样品实验检测环节已取得的森林可燃物燃点、热值等信息,编制了《襄阳市森林防灭火专项规划》,有针对性地进行森林防灭火工程布设,着手建设森林火情预警监测系统、森林防火基础设施和森林防火扑火机具装备等森林火灾高风险区综合治理项目,构建了高频次、全天候、全覆盖的森林防火立体监测网络,建设了森林防火阻隔带,并参考评估区划成果和各地实际,科学有效组织无人机巡飞,及时快速处置火情。

在深入分析森林防火现状、存在问题、面临形势的基础上,襄阳市提出了2023—2030年全市森林防灭火的总体思路、建设重点和长效机制等,通过规划实施,不断推进并完善森林火灾预防、扑救和保障三大体系建设,提升了襄阳森林火灾综合防控能力,实现森林防灭火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张乐克 通讯员陈君忌)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已阅 0  打印   关闭